航空航天學院2020年國際交流總結
吳康靈 U201610265
2019年十二月底,我坐上了去美國佐治亞州的航班,準備開始為期半年的畢業設計交流。事實上,這是我第一次離開我的故土去國外進行學習,而在這次令人印象深刻的交流中,我的確成長了許多。

圖1. 佐治亞理工學院愛因斯坦照

圖2. 佐治亞理工照
早在出發之前,在學校老師的建議下,結合我自身的興趣,我選擇了佐治亞理工學院的Sankar教授作為我的畢業設計導師。當時我校航空航天學院的院長李仁府院長幫助我聯系上了Sankar教授,由此我開始與教授交流畢業設計的進度規劃。Sankar教授的專業領域是計算流體力學,他學識淵博,對于學生認真負責。在我進行畢業設計任務期間,我與他經常溝通,以保證畢設進度的順利,他也給了我很多學術上的指導,讓我受益匪淺。
出國交流不是件簡單的工作,僅僅是簽證等手續事宜就非常繁雜。幸運的是,航院的各位老師都給我提供了很多幫助。從與我校國際教育學院聯系完成簽證事宜,到與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國際交流部門溝通等等,我在航院的各位老師的支持下都順利完成了,對此我非常感激。
到達美國這個陌生的國度,不適應是必然的。英語畢竟不是我的母語,在剛開始的時候,與人交流就成為了一件難事。我依然記得在我第一天到達美國時,我對于當地點餐、打車的流程都一無所知,因而常常會茫然無措。幸運的是,我遇到了很多熱心而真誠的美國人民,他們并不介意我笨拙的口語,并且愿意慷慨地給我幫助。這便是我在美國學習到的第一課——學會開口向他人求助。事實上,這或許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
為了達到華中科技大學的畢業學分標準,我在佐治亞理工學院修習了兩門專業課。對于上課的形式,美國與中國沒有什么差異,只是上課的學生都非?;钴S。我參加了其中一門課的課下實體作業項目,內容是手工制作一個帶控制器和旋翼的懸臂,非常有趣。學校內部提供了本科生可以使用的工作室,里面提供了激光切割器和焊接工具等。這個項目不僅加深了我對于控制原理的理解,也鍛煉了我的動手能力。
在畢業設計方面,我與Sankar教授積極交流,基本每周都會向他匯報我的畢業設計進度。同時,Sankar教授也向我引薦了他的兩位研究生。兩位師姐在我進行畢業設計初期,對于軟件的應用和基本原理給了我不少指導,也在生活上教會了我很多東西,譬如校園網的使用,宿舍的申請等等。Sankar教授在我的畢設工作中也給我了很多支持,從選題,到畢設的整體規劃,到每一步的推進,我都獲得了他的很多幫助。除此之外,我在華中科技大學的畢設指導老師鄭建國教授也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在我畢業設計的后期,由于疫情原因我的計算資源不充足時,是因為有了鄭教授的幫助,我才能成功完成計算??梢哉f,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一路陪著我的人們,我的畢業設計之旅才能順利進行,對此我充滿感恩。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出發之前,我也沒有想到,2020年的世界會因為新冠疫情發生如此巨變。在一月初新冠疫情爆發之后,盡管身在異國,作為一個武漢人,我無時無刻不在擔心著我的親人和朋友。彼時,佐治亞州的華人成立了聯合會向國內捐助醫療物資,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家國情懷和眾志成城。幸運而不幸的,中國疫情控制下來之后,在3月下旬,美國疫情爆發,佐治亞理工學院也從線下上課轉為了線上,我也不得不搬離原來的寢室,并在新的寢室進行自我隔離。在漫長的隔離時間中,對著空蕩的房間,我想要見到親人和朋友的沖動無比強烈。也是在這段時間內,從購物到做飯、社交、排解情緒,我開始學會獨立的生活。這也是我從這段畢設交流中學習到的重要的一課。
總而言之,這段畢業設計交流的旅程是復雜而坎坷的,但同時也是收獲頗盛的。因為有了這一次的旅程,我學習到了更多的學術知識,接觸到了不同的文化和朋友。同時,我也變得更自強獨立,樂觀開朗了。感謝這一次的經歷,我必將此銘記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