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工業4.0項目行程與小結
郭茂林
1.20,晚上到達柏林并在酒店入住。
飛機飛過俄羅斯上空

酒店附近的街道
1.21,我們被帶到教學樓HBS,一共三位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歡迎課。老師們發給我們地圖、飯卡等必要物品,并向我們介紹本次項目的內容、大學和城市文化等,當然還讓我們進行了自我介紹。歡迎課結束,接著就是參觀校園的時間。中心大道、現代與復古結合的主樓、柏林最大的餐廳,把這所大學展現在我們眼前。下午的課程便是對項目內容更深層次的介紹,搭建了整體的知識框架,描繪了一副藍圖,讓我們對工業4.0的內涵與方向有了大致了解。
參觀柏林工業大學教學主樓
1.22——1.25,我們開始了正式的課程學習。第一天的內容是物流,早晨是課程、下午是實驗。老師首先讓我們提供物流的關鍵詞,包括物聯網、整體、全球化等。從這些關鍵詞出發,老師依次展開,并提出了機器人的合作、信息物流等新概念,逐步將現代物流的特點與內容展示出來。下午的實驗很有趣。實驗室的物流系統被分為四個部分:進貨、分揀、倉庫和控制。每個部分各司其職,通過網絡互相聯系,還可以實現個性化定制的流水線系統,井然有序,令人贊嘆。
第二天課程內容主題是能源,能源的傳送和能源的效率。老師從歷史講起,前兩次工業革命分別帶來的能源變革、生產線的出現、程序化的物流控制,一直到現代物聯網的出現、自動化的普及,指出我們利用能源的方式也必須變革,唯一的方式便是可再生能源。
周四上午的第一節課,我們在教室里為下周的presentation做準備,在互相討論和學習中,我們對于深度學習的認識不斷加深。我們還查閱了各種各樣的參考資料來幫助我們理解,并且從中學到了很多新的概念。第二節課上,老師先闡述了什么是智能能源, 又讓我們當堂準備一個簡短的展示,我們從生產、運輸、使用、儲存等方面說明了我們對于智能能源的理解與展望。吃過午飯后,我們來到了一家智能信息工作室,這里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利用數據對各種工程進行預算與控制,他們的一些產品已經在柏林的碼頭等設施處投入了使用。之后,我們來到了3IT實驗室。這里的VR虛擬現實、3D電視等技術我們早已司空見慣,但是一些新技術仍然讓我們大開眼界。
周五,我們第一節課的內容是“神經網絡”,這節課對于我們最大的幫助就是幫我們解決了之前靠我們自己理解不了的一些東西,這節課讓我們明白了不同卷積層之間的聯系以及變化過程。第二節課的內容是“質量科學”,老師給我們講了在“工業4.0”的體系里,會如何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以前很多流程都只能靠手工制作,現在更智能的機器可以取代人力,而且達到更高的標準。
1.26,上午的安排是十點半在旅店集合,去參觀國會大廈,所以我們利用出發前的兩個小時繼續準備了下周一需要的presentation,以便之后能空出時間做更多的事。在國會大廈里,我們經導游的介紹知道了德國政府的黨派之分以及這座建筑的歷史。參觀結束后我們一起去打了保齡球,結束了今天的活動。
德國國會大廈
1.27,是這次項目的唯一一天休息日,我們主要進行了第二周展示內容的準備工作。
第一周就這樣結束了,比想象中忙碌,但是無比的充實,在這里的每一天我們都可以收獲新的知識,見識新的事物,我們都享受著在德國的每一天。第二周的學習任務比第一周更重,準備了很久的pre也終于到了驗收的時候,在期待中,新的一天如期而至。
1.28,今天是這周的第一天,早上起來,我們便去教學樓準備做我們的presentation。這個presentation我們在上個周末就已經仔細討論過了,主題就是DQN深度學習網絡,所以做起來思路也比較清晰。經過短暫的休息后,我們前往德國電信公司的創新實驗室參觀。中午,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吃了德國當地特別有名的酸菜。雖然外地人可能吃不習慣,但還是很有特色。中午休息了一會,我們便前往德國電信大廈參觀人工智能家居的實驗室。
Presentation的第一頁

在智能家居實驗室遠眺柏林
1.29,今天我們去往萊比錫的寶馬工廠參觀,我們五點鐘便起了床,拿了酒店提供的早餐就上了大巴,在八點多到達了萊比錫寶馬工廠。首先,我們參觀了寶馬保險杠的材料,這個材料在受沖擊會產生巨大形變吸收來自撞擊的大部分能量,以保證乘客的安全。然后我們參觀了寶馬汽車的制造,高度自動化的流水線讓我們嘆為觀止,一套各式各樣的機械臂將簡單的材料變成復雜的成品。下午,我們乘車去了德國DB公司,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家擁有140年歷史的全球領先一體化國際物流服務公司,為工業及商業企業提供強力的支持:包括陸運,全球海運和空運以及所有與之相關的物流服務。
在寶馬工廠外
工廠里的垃圾分類之細致讓人印象深刻 
1.30,第二周周三,上午,Lydia老師帶我們去了MTI-engAge機器人實驗室進行參觀,它的研究內容是德國工業4.0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主要側重于人機交互方面的內容,尤其突出于對肢體語言的捕捉與分析。上午的第二節課是可預見性維護,它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智能制造是工業4.0的核心。
1.31,上午我們在HBS 002準備最后的展示,在前一天的選題中我們組選擇了航空這個主題,展示環節我們需要說明以下四個問題:1.航空系統的構架 2.目前它是如何運營的 3.對于航空系統提出一些新的觀念并說明它如何能改善現在的問題 4.所提出的新的觀念中存在哪些問題。
2.1,上午我們參觀了3D增材制造實驗室,參觀分為3D掃描實驗室和3D打印實驗室。在3D打印實驗室中,老師給我們展示并講解了很多好玩又好看的作品,有由不同顏色材料一次性打印的完整模型,有形狀結構復雜的曲面模型,還有由不同材料共同完成的模型。參觀完實驗室就到了我們最后的展示環節,得益于之前的充分準備,我們小組的展示進行得很順利,關于航天的一些調研和對未來的構想也獲得了三位老師的肯定。
3D打印實驗室作品
2.2,返程,凌晨大家就早早的起來,泰戈爾起飛到布魯塞爾轉機到北京,再各自回到最后的目的地,大家的柏林一行便畫上了句號。
如今再回首,短短兩周的德國之旅仍歷歷在目,我們在這兩周認識到了德國工業力量的強大,認識了很多在國內無法接觸的東西。但是越是認識到德國的美好,我們回國的心反倒越強烈,也許是因為年關將近讓我們更加思念祖國,但是更多還是因為德國的種種先進之處,不但沒有讓我們對國家的信心動搖,反倒讓我們更加的盼望祖國的強大。而我們也希望將來可以在祖國發展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于這次行程帶給了我們什么,我也一直在反復思考和整理。參觀的很多地方都不允許拍照,所以我們只有很少的學習方面的圖像記錄,雖然不能用圖片直觀地展示出來,但是無論是上課學到的知識還是參觀實驗室的所見所聞,我都印象深刻。在和老師交流的過程中,老師提到了一些對中國的了解,將一些發展中的產業與德國做了對比,我認識到產業的發展與國家的國情息息相關,不同種類的人群對不同產業的需求自然也不同,現在兩國相比各有長短,但是我們更需要抓住機遇迎頭趕上,爭取在更多的領域超越這些老牌工業強國。
對于我個人而言,課堂上學到的東西還在其次,作為第一次出國的經歷,更重要的是我切身感受到了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這些東西在國內只憑借別人言傳口述永遠都無法體會。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豐富了閱歷,讓我對于機械專業的理解變得更加全面,對于自己的前途也有了更清晰的計劃,我覺得這才是我這次交流學習之旅中獲得的最寶貴的東西。